全国咨询电话 15621707227

污水处理设备招商欢迎加入

发布时间: 2024-06-07

污水处理设备招商欢迎加入

 工艺流程简单:不需要混合液回流与污泥回流;运行费用低:不需要机械曝气,不需要回流泵,所有运行费用仅仅是一台提升泵消耗的电费;

管理简便:不需要通过定期排放剩余污泥来去除磷,厌氧池固然不需要复杂的专业化管理,跌水充氧接触氧化也仅需一台提升泵,日常管理十分简便;
与农村特点相适应:厌氧段产沼气可作为能源利用;采用水生蔬菜型人工湿地达到除磷脱氮的目的,还能产生很好的经济回报,调动农民参与污水处理的积极性,而且不改变土地的利用属性。

生物膜技术在地表水修复中的应用
生物膜技术是人们长期以来根据自然界中水体自净的现象,农田灌溉时土壤对污染物的净化作用以及有机物的过程,总结、模拟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

它以天然材料(如卵石、砾石及天然河床等)或人工合成接触材料(如塑料、纤维等)为载体,使微生物群体呈膜状附着于载体表面上,通过与污水接触,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摄取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并加以同化,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由于载体比表面积大,可附着大量微生物,因此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很强。生物膜接触氧化法是生物—生态联合修复技术的一种主要工艺,其核心构件是生物填料,生物填料的材质和外型直接关系到生物膜量和处理性能。
生物膜法修复地表水的基本原理
地表水体砂砾表面一般都附着有一层微生物膜,当流水通过其表面时,其中的有机物就会被生物膜吸附,进而氧化分解,因而,地表水体本身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通过填充填料来净化地表水体,实质是对地表水体自净能力的一种强化,即利用填料比表面积大,附着微生物种类多、数量大的特点,人为加大河流中可降解污染物质的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从而使河流的自净能力成倍增长。

附着在填料上生物膜降解污染物质的过程一般可分为4个阶段。
(1)污染物质向生物膜表面扩散;
(2)污染物在生物膜内部扩散;
(3)微生物分泌的酵素与催化剂发生化学反应;
(4)代谢生成物排出生物膜。
生物膜由于固着在填料上,因此能在其中生长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如硝化菌等,见图1。另外,在生物膜上还可能大量出现丝状菌、轮虫、线虫等,使生物膜净化能力增强的同时还有脱氮除磷的作用。该方法由于没有引入外来菌种,所以没有改变地表水体原有的生态系统,有利于污染水体的自我恢复。
生物膜技术在地表水修复中的应用
用于微污染水体修复的生物膜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为解决水域污染而研究开发的重点技术。许多发达**,如日本、韩国等已经用于工程实践,我国则刚刚起步,还只是处于试验阶段,但发展较快。当前,日韩等国用于净化河流的生物膜技术主要有砾间接触氧化法、人工填料接触氧化法、薄层流法和伏流净化法等。

砾间接触氧化法
砾间接触氧化法是根据河床生物膜净化河水的原理设计而成,通过人工填充的砾石,使水与生物膜的接触面积增大数十倍,甚*上百倍。水中污染物在砾间流动过程中与砾石上附着的生物膜接触、沉淀,进而被生物膜作为营养物质而吸附、氧化分解,从而使水质得到改善。该方法使用天然材料为填料,花费少,净化**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沉池出水溶解氧偏低的原因和相应的解**策如下:
(1)活性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时间过长,污泥中好氧微生物继续消耗氧,导致二沉池出水中溶解氧下降。对策是加大回流污泥量,缩短停留时间。
(2)吸(刮)泥机工作状况不好,造成二沉池局部污泥不能及时回流,部分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污泥中好氧微生物继续消耗氧,导致二沉池出水中溶解氧下降。对策是及时修理吸(刮)泥机,使其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3)水温突然升高,使好氧微生物生理活动耗氧量增加、局部缺氧区厌氧微生物活动加强,*终导致二沉池出水中溶解氧下降。对策是设法延长污水在均质调节等预处理设施中的停留时间,充分利用调节池的容积使高温水打循环,或通过加强预曝气促进水汽蒸发来降低温度。


联系方式

  • 地址:潍坊 临朐县安家河工业园
  • 邮编:262603
  • 电话:0536-3468518
  • 经理:曾现超
  • 手机:15621707227
  • 微信:15621707227
  • QQ:1802417741
  • Email:180241774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