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电话 15621707227

无动力生化污水处理设备

发布时间: 2024-06-07

膜生物反应器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组成,因此影响MBR稳定运行的因素不仅包括常规生物动力学参数:容积负荷、污泥浓度、污泥负荷等,还包括膜分离的参数:膜的固有性质(膜材料、膜孔径、荷电性等)、滤液的性质、操作方式、反应器的水力学条件等。其中生物动力学参数主要影响MBR的处理效果,膜分离参数主要影响MBR的处理能力。

2.1影响MBR稳定运行的生物动力学参数2.1.1有机负荷 首先要不断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投入,进而不断研发或调试新型的处理装置或技术,进而实现废水处理的节能、绿色和高效目标;其次,重视对污水和污泥的除臭及处理,并不断拓展和应用植物吸收等方法;后,加强污水的循环利用以及污水处理后的应用研究,对于污水中废盐、废酸和废碱要形成变废为宝的处理加工机制。此外,严厉打击和管控工业企业废水偷排或兑水现象,一旦发现上述行为,坚决追偿其刑事责任。总之,工业企业要加强对污水处理的重视,并不断研发和创新处理技术和应用,终为确保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极大提升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全自动过滤器脱色絮凝剂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对印染废水的综合治理是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开发经济有效的印染废水处理技术日益成为当今环保行业关注的重要课题。

  高效环保污水脱色剂是近年来印染废水处理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它能与水中有色物质反应并形成悬浮颗粒,而后在高效絮凝剂的作用下进一步凝聚并形成巨大颗粒沉淀下来,终达到脱色的目的,甚至可将染色废水中的染料分子全部析出并沉淀下来,使染色废水变成无色透明。

  某印染针织厂是集染、纺、织于一体的生产企业,公司散纤维年产量600 t,粗纺、半精纺产品综合年产量为600 t,毛衫年生产量100 万件,每天产生的印染废水达150 t。废水主要来源于退浆、精炼、漂洗、高温染色、漂白、丝光、整理等工序的有机废水。该厂现有1 套设计处理量为150 t/d的印染废水处理系统,然COD 去除率较低、出水色度偏高,其指标超出《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Ⅱ级标准。该厂对其系统进行改进,以便能使废水达标排放。经分析,其处理系统的混凝加药部分存在缺陷,为此采用了新的高效脱色絮凝剂进行试验,并对其加药方案进行了调整,改进后污水处理系统的出水水质能够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


  2 工艺流程

  废水先自流进入调节池,调节废水的水量、水质,再提升到混凝反应罐,调节pH、投加混凝剂进行絮凝沉淀后,废水进入引气气浮设备,经引气气浮设备去除沉淀后,废水进入兼氧反应池,采用接触活性污泥法进行生化处理,终实现排放标准。生化处理所产生的污泥与引气气浮设备中的沉淀一起经回流处理后,剩余污泥经沉淀池沉淀后排至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经板框压滤机脱水后外运处置。

  3 系统处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

  3.1 处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原工艺采取先将废水pH 调节到6~9 后再投加硫酸亚铁和聚丙烯酰胺进行混凝的方式,其中硫酸亚铁投加质量浓度约为2 000 mg/L,聚丙烯酰胺约为3 mg/L。由于硫酸亚铁本身的还原性和颜色,在用药量大的情况下,容生返色现象,且其在碱性条件下与PAM 的复配使用效果不佳,从而出现产水色度偏高、COD 去除率低等问题,排污指标超过《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Ⅱ级排放标准。

  3.2 系统加药处理改进措施根据现场的工艺流程在实验室进行了共4 组小试试验,选用了3 种药剂,试验过程为:25 ℃下,取印染废水1 L置于烧杯中,调节pH 至中性,在不断搅拌下首先加入100~150 mg/L 印染水专用高效脱色剂A,搅拌均匀后再加入150~200 mg/L 助凝剂B,后加入0.5~1 mg/L 相对分子质量为1 200 万、离子度为50%的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搅拌均匀后,静置15 min,沉降分层后取上层澄清液进行分析。由于原水氨氮极低,以及后续工序中存在浸没式超滤设备,故除COD、色度外,本次实验不考虑其他污染指标。

  在保证出水水质的前提下,膜通量应尽可能大,这样可减少膜的使用面积,降低基建费用与运行费用,因此控制膜污染,保持较高的膜通量,是MBR的研究的重要内容。






联系方式

  • 地址:潍坊 临朐县安家河工业园
  • 邮编:262603
  • 电话:0536-3468518
  • 经理:曾现超
  • 手机:15621707227
  • 微信:15621707227
  • QQ:1802417741
  • Email:1802417741@qq.com